信息要闻

“上海‘红色文创’还是太少!”上海两会上,有委员着急了

  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党中央机关所在地设在上海的时间也长达12年,其间为上海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都提到,上海具备了把红色文化打造成全国引领标杆的底气和实力,要用足用好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议上海打造“红色文创”新高地

  这些年,上海市民和来沪游客参观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等红色场馆的人数络绎不绝。参观过后,意犹未尽的游客免不了想要带回一些纪念品或伴手礼以示留念,但目前能供带回去作纪念的红色文创产品实在不多。

  

  为此王慧敏委员建言,把上海打造成为“中国红色文化创意中心”。她认为,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红色文创产业优势。

  “目前上海各大红色场馆根据自身特色也在开发红色文创产品,但整体上呈现碎片化、静态化、生硬化特征,红色文创产品的供给质量、数量还无法满足市场对品种和品质的需求,大众喜闻乐见、享誉沪上的上海红色文创品牌比较鲜见。”

  王慧敏委员发现,红色文创不仅开发力度小,宣传推广形式也较单一,大多还局限在传统红色场馆的小卖部作为纪念品售卖,品牌效应还不显著。

  2017年上海出台“文创50条”,确立了上海8大重点发展门类,而红色文创没有纳入其中,这也让红色文创的专业化人才集聚和龙头企业的成长受到一定的限制。王慧敏委员呼吁要加强上海红色文化创意的顶层设计,制定上海红色文创的“十四五”专项规划。

  此外,王慧敏委员还建议搭建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红色文创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中国红色文创设计大赛,为上海量身定制红色文化IP品牌。“还可以联动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红色根据地,共同研发融合思政、教育、学习、文化、体育、旅游等于一体的文创体验课程。”王慧敏委员说,一定要加大上海红色文创品牌的建设,为“中国红色文化创意中心”辐射全国提供优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