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回眸

谢觉哉笔下的延安春节:秧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W020100716521434504310.jpg

  谢觉哉是我党的元老级人物,他有着数十年的记日记习惯,所以,在他的笔下,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节日――春节,就留下了虽有限但仍可以感受和触摸的景况、气氛。

  这里,我们就在他的日记里,找寻一下当时延安的春节情形。

  1939年春节

  谢觉哉经过长征后,又被派往甘肃兰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回到延安,能记下的春节情形,已经是1939年了。这时他刚返回延安不久,被安排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当时的工作,还主要围绕教学展开,日记记述有限。可恰好春节这几天,略有记载。

  当年2月18日,是旧历除夕(大年三十)。天气“晴”。当天上午,“开校务会议,十时敌机三架来袭无损失。”到了晚上,“夜开欢迎副校长晚会,我作了简短演说。”

  第二天,也就是旧历元旦(春节)。从日记看,没有休假,而是继续讨论了头天校务会议上的相关议题。“下午至组织部,昨天会议所提,陈云同志均同意。”陈云当时是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在去组织部的路上,“见日寇投弹之穴,有深至三四尺,宽近一丈者,似乎弹也不小。”可知,头一天来的投弹是日本人飞机。

  他还在当下的日记里写下这样的内容:“一种作风的转变,必有各方面的了解和逐步的发现,不可性急。性急不是转不动,就是转到另一方向。”“由一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甚至其入党的动机,都是抗日,不是为解放劳动阶级,而是要他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又由一个新党员而变成一个老练的党员,需要相当过程。”“从前坐马车,现在坐汽车,快慢不同,总是要走,那些对新党员要求过分,不允许有从容考虑地步,不看他发展的历程,都是不懂此理。”通读谢觉哉日记,感到这位前辈的识见,素朴而深切。这些是他“春节”这一天的思考,由此我们可知节日能够怎样过,怎样过得“有意义”。

  大年初二(2月20日,周一),“因旧历新年之故,补放假一天。”春节仅仅放一天假,这是中央到延安未久的情形,后来放假时间就比较长了。但这一天虽然放假,谢觉哉却还在工作:“下午总务处人员开会并会餐,我训话。”“1、赞扬总务处已有的成绩;2、要认识总务处供给工作之政治上任务,即怎样关心学员、教职员生活的改进;3、吃苦是有报酬;4、努力工作与学习,养成将来做大事业的人才。”